首页 头条 时评 新闻时政 华人生活 便民服务 文化旅游 中欧活动 视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 中国

赤水河清流欢歌:两岸果树成林 百年酱油飘香

2020年10月29日 18:42 稿件来源:中国新闻网

【字体:↑ 大 ↓ 小

  (中国减贫故事)赤水河清流欢歌:两岸果树成林 百年酱油飘香

  中新社泸州10月29日电 题:赤水河清流欢歌:两岸果树成林 百年酱油飘香

  作者 单鹏

  创立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酱油流传至今。在赤水河畔,一排排古朴的酱油酿造陶罐顶着尖尖的“竹帽”排成长列,似乎在吸收赤水河的“能量”。先市酱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超日前表示,先市酱油的传承离不开当地的绿水蓝天。

  流经云贵川三省的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,因河流含沙量高、水色赤黄而得名。赤水河在泸州境内长约229公里,流经叙永县、古蔺县、合江县,并在合江县合江镇汇入长江。

  近年来,四川把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,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,赤水河入长江水质稳定保持在II类标准。这条见证红军“四渡赤水”、两岸美酒飘香的“英雄河”“美酒河”,也见证了河水由“赤水”向“绿水”的蜕变。

  “环境是酱油传统工艺的生命线。”马超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,在先市酱油五大关键要素中,有4项与生态环境有关。酱油酿造需根据季节和气候进行每道工序,生产需要干净的水源,赤水河带来的温差以及微生物群,有助于酱油发酵。

  绿色生态促进了企业效益,也带动了合江县脱贫攻坚。作为当地重点扶贫企业之一,先市酱油在合江县5个贫困村开辟黄豆种植基地,总面积超3000亩。“每次去收黄豆,都能看到农户脸上的笑容,他们总说,‘明年还要多种一点’。”先市酱油黄豆基地负责人兼农产品采购经理李国文说,相比此前种植的玉米和水稻,黄豆种植程序简单,而且经济价值高,“种植黄豆不用农药、不用化肥,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,为农户提供了一笔可观的收入。”

  在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堰塘村,赤水河河畔的1200余亩柑橘甜橙果园郁郁葱葱。午饭后,71岁的村民吴光勇拎着镰刀走进“8号柳橙”种植基地,熟练地割掉树下的杂草。“每天我在农场干些杂活,比如除草、施肥、做保洁,加上土地流转费用,一年能有两三万元(人民币,下同)收入,日子比以前好多了。”说到这,吴光勇眼睛眯成一条缝。

  “正因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,才有公司愿意过来建果园。”堰塘村第一书记罗永盛说。早在上世纪90年代,叙永县就关闭了一批临河的造纸厂。不允许临河建工厂,一直是叙永县生态保护的一道“红线”。“零工业污染”和当地“干热河谷”的气候特点,让这里出产的柑橘甘甜可口。

  “以前村里户均收入不足2000元,通过引入现代农业企业发展水果种植,如今户均增收8000元至10000元。”罗永盛说,引入现代化水果种植产业,还促进了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。“美化了当地环境,还增加了植被覆盖率,进一步防止了水土流失。”

 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岔河村,横跨高山绝壁的鸡鸣三省大桥高耸入云,桥下便是赤水河入川处。40岁的王思才一家世代居住于此。在他看来,保护生态环境已慢慢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习惯。“现在,找不到垃圾桶我绝不扔垃圾,院子里修了化粪池,为家里种的核桃树提供‘绿肥’,还省了笔肥料钱。”

  “赤水河是我们的‘母亲河’,保护她的生态环境,我们都要出一份力。”王思才笑着说。(完)

【编辑:应永凤】
要闻回顾
+more
精彩图片
+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