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经济观察)新时代中国国有企业如何重新定位?
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(记者 庞无忌)经过多轮改革发展,中国国有企业已逐步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。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,国有企业承担什么样的新使命、新责任?国有企业如何重新定位?
第二届国有经济研究峰会21日在北京举办。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、主任张玉卓指出,要着力打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现代新国企;要着力推动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扛起新的使命责任;着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。
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构建新发展格局中,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,中国社科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理事长翁杰明指出,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有五方面重点:
一是聚焦实业主业,以市场化方式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,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、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,加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实现自主可控;二是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,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,推动“科改示范行动”充实扩围,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;三是把维护经济安全、产业安全、国家安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,增强对重要能源资源的支撑托底作用,加大对通信网络、新技术、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;四是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;五是更大力度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。
如何理解这一新的发展方向?
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、中国社科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理事长高培勇表示,进入新时代,国有企业被赋予新使命新任务。国有企业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等方面担负重要使命。
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、中国社科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管委会主任黄群慧也表示,首先应强调国有企业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,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,这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的逻辑基点。
他指出,国有企业应该在高水平自立自强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、推进共同富裕、畅通经济循环等重大战略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。其中,黄群慧特别强调,在共性、基础性的技术创新方面,加大研发投入是国有企业最为核心的使命,国有企业应该成为共性、基础性技术创新的供给源。
其次,黄群慧认为,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,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。同时,完善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,积极促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。
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白重恩以连锁企业的“直营店”和“加盟店”来类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。他认为,“加盟店”(民营企业)的直接经济效益通常要好于“直营店”(国有企业),但“直营店”在经济效益方面的直接贡献之外,还带来口碑、品牌、产品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局贡献。比如:国企在创新方面的贡献会带动其他企业更加现代化、经营得更好,这就是全局性贡献的体现。
此外,在绿色转型、保障发展安全等方面,国有企业都会发挥这种全局性贡献。未来的改革发展方向是让国企的这种作用发挥得更好。比如在绿色转型方面,电网企业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。能源电气化需要电网有更灵活的消纳能力,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投入,那么与之相应的是能否给出相应的激励以及足够的补偿,从而更好发挥电网的作用。
白重恩也提及可从国企负责人任期、建立针对创新的容错机制等方面入手,以更好地发挥国企作用。(完)